文章系统  
首页 > 四川农业大学 > 浏览文章

四川省麦类育种工作全面超额完成2016年度任务

(编辑:四川农业大学 日期:2017年01月17日 浏览: 加入收藏 )
  
    1月14日,由我校校长郑有良担任首席专家的四川省“十三五”农作物及畜禽育种攻关子项目“突破性麦类育种材料与方法创新”2016年度总结会在成都校区召开。四川省科技厅农村处、四川省农村科技发展中心、四川省农业厅科教处、四川省农作物育种攻关办相关领导及项目的10个承担单位的5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郑有良主持。

  我校小麦研究所所长刘登才汇报了2016年麦类育种攻关工作进展,通过项目的目标任务和预期目标的完成情况、主要进展及创新点、研究队伍与人才培养情况、组织管理、以及经费使用情况等,向与会专家和领导展示了项目在实施第一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各任务承担单位随后进行了逐一汇报。

  “突破性麦类育种材料与方法创新”项目于2015年正式启动,项目团队由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四川省农科院生核所、中科院生物所、绵阳市农科院、内江市农科院、西南科技大学、甘孜州农科所、西昌学院、凉山州农科所等10家单位组成。项目立足四川麦区,面向西南麦区,按照种质创新、基因挖掘、育种技术、新品种选育等科技创新链条,从基础研究、前沿技术、共性关键技术、品种创制与示范应用,实施全产业链麦类育种科技攻关,重点突破基因挖掘、新种质创制和品种设计核心技术,创造有重大应用前景的新种质,培育和应用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优质专用型突破性重大新品种,提升我省麦类育种自主创新能力。

  各承担单位按照任务书内5年计划内容开展工作,全面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多项指标比年度目标多出3倍左右,这也显示出整体团队蓬勃的发展活力。2016年创制遗传背景清晰、目标性状突出、可直接应用于麦类育种的高产优质、抗病、抗穗发芽等特异新材料21份,培育优质专用型麦类新品种共17个;申请植物新品种保护权6个,建立麦类示范基地5个,累计推广面积1500万亩,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2项,培养研究生12名,出版专著1部,获得成果5项。尤为值得一提是,利用野生二粒小麦与四川小麦品种川农16等杂交回交,已育成一批优良新品系,正在进行大规模品比试验。如育成的优良品系蜀麦1679,表现为高抗条锈病,中抗白粉病,两年品比平均亩产365.65公斤,比对照绵麦367增产5.92%,已提交四川省2016-2017年区试。同时,利用染色体工程技术开展规模化新材料创制,这些新材料的创制为染色体工程培育小麦新品种提供了坚实的材料基础。

  郑有良指出,应该充分肯定品种选育人的功劳,品种是考量育种工作者工作成绩的最好标准,选种、育种攻关需要科研人员秉承奉献、牺牲精神埋头田间数年才可能有所收获,而要选育出突破性品种则需要付出更多辛劳却未必能成功。希望所有与会麦类育种工作者秉承社会责任感做好麦类育种这项基础性、公益性研究,根据高产、优质、多抗和适合机械化的育种目标,思考小麦品种如何适应现代农民的真正需要,如何超过原有品种,取得下一步突破。

  与会领导分别提出了希望和要求。四川省农作物育种攻关办何希德副处长希望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继续做好整体规划,强化过程管理。四川省农村科技发展中心王敬东主任肯定麦类育种团队交流的良好氛围,指出2016年取得的成果不容置疑,希望四川省麦类育种团队立足“十二五”,在已经有了良好开端的“十三五”取得更大成绩。四川省农业厅科教处处长陈开勇希望育种工作者有声有色的工作、有情有义的交往、有滋有味的生活,聚焦国家发展战略,为四川省麦类育种的稳定发展坚持研究。四川省科技厅农村处吴彬处长根据麦类育种团队2016年度取得的丰硕成果预计项目的“十三五”预定目标一定会提前超额完成,希望这个优秀的团队为解决我省“口粮问题”和确保我省粮食安全护航,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十三五”“藏粮于技”战略落实下来。


 

 

上一篇:四川省“十三五”饲草育种攻关项目年度工作总结会召开
下一篇:情系雷波 暖冬行动 动医学生团队在行动

网友评论: